江海潮涌处,钟声破晓来。
在南通市中心的濠河风景区旁,一幢古朴的钟楼静静矗立,见证着百年工业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这座钟楼曾是大生纱厂的附属建筑,而它的主人张謇,正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开拓者。如今,在他的故乡——南通市崇川区,一场新时代的产业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作为南通市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崇川正以"江海门户"的独特身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书写新的篇章。每天清晨7时,沪通城际列车跨越长江天堑,载着双城白领往返于南通与上海之间;午间12时,上海金融城的白领们品尝着来自崇川基地的新鲜农产品;深夜23时,市北高新区的实验室仍在与上海静安创投圈共享数据流...
这种超越时空界限的发展图景,是崇川"空铁水陆"四位一体交通枢纽带来的魔幻现实。目前,沪通之间每天有近50趟高铁、城际列车往返,20余班巴士直抵上海核心区。更令人注目的是,长三角首个跨省公交"一码通行"的创新实践,在这里将"1小时都市圈"的概念变为现实。
在市北高新区,一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热潮正在涌动。园区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家。在这里,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技术占据全球市场近10%的份额,高端纺织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均突破百亿元。
金融活水浇灌着这片创新热土。崇川已设立各类国有投资基金28只,总规模超过20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毕马威等国际头部机构和220余家法人金融机构的加盟,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支持。
物流网络在这里织就了一张通达全国的高效网。区内拥有百余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千余家中小物流企业,运输费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经过多年的深耕,崇川已发展成为长三角重要的产业高地。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6亿元,在江苏省55个市辖区中位居第9位。这里不仅是全国工业百强区,更是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的热土。
未来,这片承载着张謇"一二有用事业"理想的热土,正朝着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稳步迈进。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的平台上,上海黄浦、苏州姑苏等万亿城市的中心城区将齐聚于此,共话发展大计。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