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指数增强基金市场迎来显著发展。截至5月21日,今年已成立59只指数增强基金,超过去年全年数量,同比增长超400%。目前存续的300余只产品中,近八成实现正超额收益。
尽管市场表现亮眼,但业内人士指出,这类产品的普及仍面临挑战。投资者对其认知度较低、超额收益不稳定等因素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公募机构正在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指数增强策略,以提升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基金发行市场呈现升温态势。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今年共成立59只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远超去年同期的11只和去年全年的45只。从规模来看,今年新成立产品的募集总规模达305.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
中小型基金公司成为今年发行市场的主力军。博道基金等机构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年内已布局多只产品。市场观察显示,跟踪中小盘指数的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如招商中证2000增强ETF今年以来收益达22.33%,超额收益显著。
数据显示,目前存续的351只指数增强基金中有268只实现正超额收益,占比79.29%。其中,跟踪中证2000、国证2000等中小盘指数的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多只产品超额收益超过8个百分点。
在量化投资领域深耕多年的博道基金认为,今年市场环境对量化策略有利。指数增强策略的超额收益主要源于选股模型的预测能力和严格的风险控制。从因子贡献来看,AI量价系列因子和基本面类型因子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发展瓶颈,多家公募正在探索技术创新路径。AI技术在量化模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多因子选股模型,AI已成为指数增强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工具。
专业人士分析指出,投资者认知不足和超额收益稳定性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借助AI技术能够发现隐藏的定价规律,并提升阿尔法因子的挖掘效率,从而为产品带来更稳定的超额收益来源。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