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风雅,千年流转。建盏,这一诞生于福建建阳水吉窑的黑釉茶器,以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窑变之美,成为东方生活美学流变的生动见证。
自宋代起,它穿梭于宫廷宴会、文人书房与民间茶肆,承载着不同阶层对生活品质与精神追求的独特表达,在历史的长河中勾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宫廷“主角”:天子御用与权力象征
宋徽宗这位极具艺术天赋的帝王,在其著作《大观茶论》中,毫不掩饰对建盏的喜爱,直言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这一论断,不仅是对建盏品质的高度认可,更凭借帝王的权威,将建盏钦定为御用器具之首,使得建盏一跃成为宫廷宴席上的 “主角”。
福建建阳作为建盏的发源地,肩负起向宫廷进贡建盏的重任。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南宋黑釉兔毫盏,盏底 “供御” 二字清晰可见,这简单的两个字,是建盏曾为宫廷专属的铁证,也反映出宫廷对建盏品质的严苛要求与垄断性需求。每一只进贡的建盏,都需经过层层筛选,从胎土的选取、釉料的配比,到烧制的火候与时间,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只为满足宫廷对极致品质的追求。
(建窑兔毫盏 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帝王的赏赐行为,更是赋予了建盏特殊的政治意义。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徽宗曾将建盏赐予重臣蔡京。在古代,帝王的赏赐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种荣耀与恩宠的象征。建盏作为赏赐品,从宫廷流向臣属,其背后蕴含着帝王对臣子的认可与期望,也成为了皇权与士大夫阶层之间的纽带。
二、文人焦点:风雅之趣与精神寄托
“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苏轼的短短两句,将建盏与茶汤相互映衬所呈现出的美妙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仿佛能看到他在明亮的窗前,细细品味饮品的悠然场景。
宋代文人,向来追求生活中的风雅情趣,斗茶饮酒这一活动,正是他们展现品味与才情的重要方式。而建盏,凭借其独特的釉色与造型,成为了文人斗茶饮酒时的首选盛具,也因此成为了文人雅集的焦点。杨万里的 “鹧鸪碗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建盏釉色之美,以及茶汤在盏中泛起的如雪泡沫,生动地再现了文人斗茶时的精彩画面。
(葵花型金盏 现藏于安徽博物馆)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文会图》中,我们亦可以直观地领略到宋代文人茶席的风貌。画面中,古雅的案几之上,建盏与风炉、茶筅等茶具有序陈列,文人雅士们围坐四周,或专注点茶,或品茗煮酒,或谈诗论道,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建盏在其中,不仅是实用的饮茶喝酒的器具,更成为了整个席面美学的点睛之笔,其质朴而不失典雅的造型,与文人追求的简约、自然之美完美契合。
实则,建盏在禅茶文化中也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日本京都大德寺所藏的南宋《五百罗汉图》中,罗汉手持兔毫盏饮茶,神态安详宁静。建盏所蕴含的沉静、内敛之美,与禅宗所倡导的 “静虑”“顿悟” 等思想不谋而合,成为了禅僧们在修行与生活中体悟佛法、感受自然的重要媒介。
(建窑油滴盏,现藏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当代品牌提供了文化赋能的灵感 ,梅见青梅酒推出新盏,既能呼应宋代 “梅酒同源” 的雅趣,亦可将 “赠盏” 转化为现代社交中 “确认灵魂共振” 的仪式符号。
三、民间盛行:市井茶酒香与跨域流动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与市民生活的丰富,饮茶之风在民间也日益盛行。建盏,这一原本主要服务于宫廷与文人阶层的茶器,也逐渐走下 “神坛”,进入寻常百姓家。
根据水吉窑遗址的考古发掘显示,北宋晚期的建窑龙窑规模宏大,长度可达 135 米,如此庞大的窑炉,一次烧制便可产出十万件瓷器之多。在建阳芦花坪窑址等地,大量无款普通兔毫盏的出土,充分证明了建盏在当时已实现了平民化生产,成为了民间茶肆、百姓家中常见的饮茶器具。在热闹的市井茶肆中,贩夫走卒、商贾市民们围坐在一起,用建盏品茶聊天,平凡的饮茶时光也因建盏而充满了仪式感,建盏已然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梅见青梅酒酒盏)
建盏的魅力不仅在国内广泛传播,还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远渡重洋,走向世界。在日本镰仓时代的《佛日庵公物目录》中,就有关于 “建盏” 作为禅寺重宝的记载。日本对建盏的推崇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其中曜变建盏更是被奉为 “神技”。大阪藤田美术馆所藏的国宝曜变天目,盏内釉面在光线的映照下,呈现出神秘而奇幻的色彩,仿佛宇宙中的星辰闪烁,令人叹为观止。这种独特的美感,深深吸引了日本民众,使建盏成为了日本茶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东南亚地区,同样发现了建盏的踪迹。越南河内李朝窑出土的建盏仿制品,就是建盏工艺跨文化影响的生动体现。
这些流传海外的仿制品,虽然在工艺与品质上可能无法与正宗建盏相媲美,但它们的存在,说明建盏所代表的中国陶瓷文化,已经在东南亚地区生根发芽,对当地的陶瓷制作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从宫廷御用到百姓茶桌,从国内传播到海外交流,再到现代的复兴,建盏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人对 “风雅” 的千年追求。它不仅仅是盛装茶汤的容器,更是一面映照时代精神的明镜,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在岁月的洗礼中,建盏跨越时空,传递着东方生活美学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