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厂积极布局垂类智能体的同时,创业团队也在加速商业化的进程。
5月13日,当Open AI推出医疗AI开源测试基准HealthBench时,AI智能体平台Manus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注册。这一决策可能与行业内的激烈竞争有关。目前,包括微软、谷歌、字节、腾讯、阿里、百度等巨头在内的各大公司都在争相布局Agent赛道。
根据官方信息,自即日起,所有用户无需等待名单,每天可免费执行一项任务,并获得300积分奖励。同时,所有新用户一次性还可获得1000积分的额外奖励。此外,Manus团队还推出了付费订阅服务,分为每月19美元、39美元和199美元三个套餐,提供更高的权限、更多功能以及优先支持等特权。
今年3月,这家来自中国的团队正式发布了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该产品以强大的性能著称,能够不仅为用户提供想法,还能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真正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其表现曾被业界誉为中国在AI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而Manus基于开源模型打造的特性,则让行业看到了AI大模型创业的新可能。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如果说大型语言模型是构建网络商城的基础设施,那么Manus就展示了人人都能轻松开店的可能性。"
MCP协议的普及被认为是推动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去年11月,国外大模型公司Anthropic正式推出了MCP协议(基于模型上下文的协议)。到了今年3月,包括微软、谷歌等在内的多家巨头都宣布支持该协议。
就像搭建积木一样,MCP协议为不同模型之间架起了桥梁,使得开发者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刘伟光曾将这一协议称为"连接AI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随着开源工具的普及,关于Agent的故事已从技术难题转变为产品竞争。天风证券全球科技首席分析师孔蓉认为:"这种转变恰好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擅长的领域。"
字节跳动也看到了这片蓝海市场的潜力,并计划推出自己的AI应用开发平台——扣子(基于火山引擎和豆包大模型)。该平台将帮助用户快速搭建智能客服、智能助手等解决方案。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预测的:"随着MCP协议的日益成熟,大模型之间的调用变得更加灵活。属于普通开发者创造Agent的时代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