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债市近期经历显著波动,主要受贸易争端缓和影响,市场定价逻辑发生转变,导致债券长端收益率快速上行,引发回调压力加大。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投资者应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建议适度控制投资期限,及时优化资产配置结构。短债基金和短期理财产品因其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成为较为稳妥的投资选择;而对于持有美元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则需特别关注汇率波动对投资回报的影响,避免双重损失。
过去两个月,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债券市场呈现"过山车"行情。5月12日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债市定价逻辑出现显著转变,收益率迅速上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我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月初的1.85%左右水平升至1.9225%,而同期3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攀升至4.4492%。
多位债券交易员反映,近期市场变化速度之快超出预期,操作难度显著增加。一名交易员表示:"市场的快速波动让人几乎来不及做出反应。"民生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指出,贸易摩擦缓和的预期推动了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高收益资产吸引力增强是导致此次债市调整的主要原因。
当前债市走势仍主要受经济数据和政策动向影响。中短端利率区间波动加剧,长端债券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分析人士建议,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下,投资者应合理控制投资期限,密切关注资金面变化,采取阶段性谨慎策略。
谭逸鸣认为,当前资金利率中枢稳定,并逐步靠近政策利率水平,这为中短端债券提供了支撑。但随着外部风险缓解、出口预期改善以及市场风险偏好上升,长端债券可能面临波动调整压力,短期内收益率曲线或呈现陡峭化走势。
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还需高度关注资金面对市场的潜在影响。信达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一爽指出,近年来债市的调整往往出现在降准降息政策落地后。主要原因包括:一是降息后资金利率不降反升,短端利率上行并传导至长端;二是降准降息后财政政策持续发力,信贷扩张预期增强,推动经济修复预期上升。
李一爽认为,当前降准降息政策落地后,实际资金面的变化将成为5月债市表现的关键因素。投资者需重点关注短端和同业存单利率的波动情况。
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及美债收益率上行对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形成双重挑战。一方面,人民币大幅升值导致持有美元资产面临汇率损失;另一方面,美债收益率上升引发债券价格下跌,进一步造成资本损失。此前部分投资者因看重较高的票面利率选择美元理财产品和美债基金,但目前由于汇率波动和债券价格下跌,实际收益已明显减少。
对于人民币债券基金投资者,建议优先考虑短债基金。这类产品受降准降息政策利好影响更为直接,在资金面宽松的背景下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收益水平。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则建议关注短期理财产品,通过缩短投资期限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