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城商行)的竞争格局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部分头部城商行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北京银行作为长期以来的行业"领头羊",仍然稳居上市城商行之首。截至一季度末,其资产规模继续领跑同业。紧随其后的是江苏银行,该行的资产规模仅比北京银行少98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值得注意的是,江苏银行不仅在营收和净利润指标上位居前列,在盈利能力方面更是表现突出。
与此同时,宁波银行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借助地方经济活力的持续释放,该行一季度末资产规模首次跃居行业第三位。此外,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等机构也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发展态势,截至报告期末,资产规模均超过2万亿元。
从具体数据来看,江苏银行在资产规模上已接近北京银行,达到4.46万亿元;宁波银行则以3.40万亿元的规模超越上海银行(3.27万亿元)。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分别达到了2.8万亿元和2万亿元以上。营收方面,江苏银行以223.04亿元的收入位居榜首,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分列其后。
在净利润表现上,江苏银行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7.8亿元,接近百亿元关口;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分别录得76.72亿元和74.17亿元的净利润。总体来看,大部分头部城商行在盈利能力方面仍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一季度通常是银行信贷投放的高峰期。得益于地方经济活力的支撑,多家头部城商行加大了对公贷款的投放力度。以宁波银行为例,该行一季度发放贷款较年初增长11.12%,远超上海银行1.28%的增速。
从信贷结构来看,对公贷款业务成为推动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3月末,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和南京银行的对公贷款规模较年初分别增长了17.08%、13.49%、9.75%和8.7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信贷资产的扩张有效支撑了利息净收入的增长。
一季度数据显示,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分别实现同比增长21.94%、17.80%和11.59%,杭州银行和上海银行也录得6.83%和4.65%的增幅。这表明,在信贷高增的推动下,这些银行的净息差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