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需求的演变,低空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一新兴产业涵盖了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据权威预测,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十年内迅速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并在2035年突破3.5万亿元。这一增长将主要受益于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目前,多个地方政府已开始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模式,例如安徽的无人机产业链和深圳的城市空中交通试点项目。
面对这片新兴市场,国内多家商业银行纷纷布局,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和建设银行等机构已推出多项专属信贷服务,针对无人机制造、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领域的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在安徽滁州,一家名为澜图精密的科技企业曾因资金短缺面临发展瓶颈。该企业属于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类型,传统的抵押贷款模式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通过创新信用评估体系,基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前景提供纯信用贷款产品,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深圳某低空经济代表性企业的资金需求更加复杂多元。建设银行深圳分行根据企业特点设计了"国内信用证+福费廷"的组合融资方案,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还为其提供了稳定的长期资金支持。这种创新模式在保障企业运营的同时,也为后续业务拓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分散风险、提高融资效率,银团贷款逐渐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融资工具。今年4月,小鹏汇天获得了由五家银行组成的银团提供的12.6亿元贷款支持。这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专门针对飞行汽车生产的巨额银团贷款项目。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低空经济企业的融资现状仍面临挑战。由于多数企业处于发展初期,盈利模式尚未成熟,创投基金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苏州和广州已设立总规模超过3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展望未来,金融创新将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银行机构正在探索与创投机构的合作模式,在债权融资的基础上叠加股权直投功能,构建"债+权"立体化融资体系。这种创新不仅能够分散风险,还能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资金支持,为整个产业链的成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