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胡润富豪榜揭晓,上海拥有92位十亿美金企业家,问鼎亚洲“十亿美金企业家之都”的宝座。这也是上海首次超越印度孟买(90位),成为全球第三大富豪聚居地。
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上海在国际财富版图上的坐标,更折射出上海成为全国富豪群体的“归巢地”。
当财富领袖们带着资金、资源与产业经验来到上海,他们的资产配置需求正深刻改写市场格局——从顶豪住宅到商办物业,从法拍市场的百年老洋房到产城融合区的综合体,上海地产市场也成为了富豪资本流向的关键晴雨表。
01 重要信号!上海正在“收割”全国富豪
2025上半年,凭借一组组震撼数据,上海又一次在高端住宅市场展现出惊人统治力,并向全国高净值人群释放出强烈信号:
这座城市正以不可阻挡的吸引力,成为全国富豪资产配置的“终极目的地”。
上海豪宅:成交“霸榜”全国
2025上半年,上海豪宅市场交出了一份“天花板级”的答卷,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数据显示,3000万以上高端住宅的成交大多来自上海,其中一手比例高达六成(59.4%)。
若将视线拉长至5000万元以上超高端市场,更显惊人——上海一手成交482套,占全国近八成;总价过亿的19套豪宅中,上海贡献了15套。
△数据来源:CRIC
这种“收割力”在上海核心区域尤为突出。回望去年3月,中海顺昌玖里以196.5亿元刷新中国商品房单次开盘金额纪录,豪宅市场的上涨信号似乎就已打响。
而在今年,保利世博天悦30.27万/㎡创下了上海新盘备案价记录、上海壹号院108亿元销售额成为2025年全国首个单盘破百亿元的项目、徐汇区地块20.03万元/平方米刷新全国宅地楼面价纪录……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信息
富豪“迁徙”:上海虹吸效应明显
上海豪宅市场的爆发,本质上是全国高净值人群的主动选择。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豪宅交易中,非沪籍买家占比超50%,其中江苏、浙江籍客户占比居首,南通、温州、宁波等地的富豪尤为活跃。而其他省份客群,包括山东、河南、江西、湖北、福建等地的实业家及投资者也占有一定比例。
这一现象也与上海落户政策放宽(2024年落户人数突破8万)及新兴产业崛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世界产业集群)密切相关。
上海不仅是财富增值的“安全垫”,更是顶级圈层社交的“硬通货”。上海豪宅的购买力已从“本地土著”转向“新上海人”,他们追求的不仅是资产保值,更是身份认同与资源链接。
分化加剧:豪宅市场进入“寡头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黄浦、徐汇等核心区“日光盘”频现,而远郊区域持续下探。这种分化揭示出豪宅投资的底层逻辑:地段稀缺性与产品不可复制性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02 上海破百亿大宗交易额抢先破局 定义资本流动新范式
2025首个百亿级交易纪录:
一线城市核心资产仍是避险首选
2025年1月,上海以单笔超百亿的商办资产交易,独占全国58.55%的成交份额。
1月16日,中邮保险作为领投机构,首次与中东主权投资机构的携手合作,正式签约上海博华广场不动产专项基金投资协议,创下2025年全国首个百亿级大宗交易纪录。
这一标志性事件不仅推动全国大宗交易总额跃升,更揭示了一线城市核心资产正成为全球资本避险的“硬通货”。
高净值人士踊跃进入市场
2025年,内资继续主导大宗市场。其中我们可以发现,今年第二季度,上海的大宗交易项目中,非机构客户成交额占比62%,并尤其关注核心区及有提升空间的资产。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信息整理
基强联行实践
基强联行在国内首创房地产投资银行服务,2002年成立伊始,就致力于在国内推行将房地产和金融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模式。并充分展现了精准捕捉上海核心地段资产机会,高效促成优质项目落地的专业能力。
过往交易案例
曾引进美国知名投行Lehman Brothers雷曼兄弟投资上海永业公寓二期。
将浦东陆家嘴中央公寓牵线卖给Morgan Stanley大摩。
撮合中融信托成功收购黄浦区新天地锦麟天地。
帮助CITIC中信资本收购普陀区北岸长风及杨浦区湾谷科技园等。
成立至今已经完成了近850亿人民币的房地产投资交易,与诸多国际国内知名金融机构成为了长期合作伙伴。
———项目合作咨询———
研策咨询联系方式 邮箱:tina_tang@stanleyco.com
投资招商联系 邮箱:joyce_zhou@stanleyco.com
基强联行公司简介
基强联行投资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远见卓识的陈基强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香港来到中国大陆,在国内开创了房地产投资银行服务。自成立以来,基强联行成功的在世界顶级的投资银行、基金和本土开发商之间建立合作桥梁。经过逾20年的成功运作,促成数十个项目成功落地,总值超过850亿元人民币。
目前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项目资金管理、房地产投资中介、房地产结构融资与私募基金、投资研究及评估顾问、项目及资产管理。
基强联行凭借与阿联酋中国创新中心的紧密合作,正致力于未来对接更多中东地区的优质资源,推动其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