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 AI 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从国外科技巨头纷纷加码 AI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到国内众多企业积极探索 AI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
在这一背景下,专注于AI原生操作系统研发的引态科技,于近日正式对外发布《AIOS生态白皮书2025》,系统性阐述了其AIOS(AI Operating System)在设备互联、智能代理与生态协同等方面的战略构想与技术路线。这是行业内首次以生态标准的方式,回应“AI时代是否需要全新操作系统”的关键命题。
白皮书指出,AI+IoT时代已全面来临,传统OS架构难以支持分布式智能与自然交互。引态科技以开源鸿蒙为底座,构建了三层AIOS架构:
低层为态核:用于驱动设备、调度AI模块;
中层为引元OS:定义智能设备间统一的调度协议;
顶层为小引助手:面向用户的多模态AI Agent统一接口。
引态科技创始人穆鹏表示:“未来的操作系统不应只管理设备,而要调度智能。AIOS希望成为AI设备的‘统一生态入口’,让设备像神经网络一样彼此协作。”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探索如何让智能设备更好地协同工作,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引态科技的 AIOS正为这一目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实现路径。
同步发布《AI能力单元标准(ACU v1)》:定义每一台设备的AI起点
“我们要为智能设备打造‘AI心脏’的插槽标准,就像每一台手机都配有Wi-Fi模块那样自然。” ——引态科技白皮书节选。
在本次白皮书中,引态科技首次提出 AI能力单元标准(ACU v1),旨在为未来所有接入AIOS的设备设定统一的本地智能运行基线。
白皮书指出,未来的每一台智能设备,都应具备以下能力单元:智能感知(语音/图像/传感器输入)、边缘推理(本地LLM / CV运行)、Agent宿主环境(支持Agent生命周期管理)、自然交互接口(麦克风、扬声器、屏幕、震动等输出机制)。
引态科技目前已启动 ACU 标准模组的联合研发,合作方包括国内某AI芯片厂商、模组方案商,计划在耳机、眼镜、穿戴、车载、家电等典型场景实现原型集成,未来还将开放一套 ACU SDK,供开发者将 Agent 与硬件快速绑定运行。
开放生态:设备厂商与开发者全面接入计划启动
作为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AIOS白皮书还宣布启动“AIOS生态共建计划”,包括:面向硬件厂商的快速接入协议与认证体系;面向开发者的 Agent 插件商店(预计Q4上线);面向产业机构的联合实验室与行业沙盒计划
完整版白皮书全文及 ACU 标准文件即日起在官网 (https://docs.int-ai.cn/zh/ecosystem/whitepaper)上开放下载,预计将于今年9月举办首届“AIOS生态共创大会”,邀请政府、企业、开发者共议AIOS未来。
有科技分析师评论,“这是AI原生OS第一次以体系化语言定义‘设备如何智能起来’,它不是传统系统的升级,而是智能时代的入口再分配。”期待AIOS的出现可以引领智能设备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附:《AI能力单元标准(ACU v1)》白皮书目录(节选)
第一部分:引言与背景
1.1 AI设备时代的崛起
1.2 AI能力缺失的生态鸿沟
1.3 为什么需要“能力单元标准”
第二部分:ACU标准设计原则
2.1 可插拔能力结构
2.2 本地智能为主、云协同为辅
2.3 面向 Agent 原生支持的运行环境
第三部分:AI能力单元组成
3.1 感知模块(语音、视觉、传感器)
3.2 处理模块(轻量神经网络 / 专用芯片)
3.3 Agent接口标准(启动、唤醒、切换、记忆管理)
3.4 输出模块(交互接口:音频、光、电)
第四部分:设备分类标准与能力等级
4.1 基础级(耳机、手表)
4.2 增强级(眼镜、摄像头)
4.3 复合级(车载、中控、大屏)
4.4 动态能力适配机制
第五部分:参考实现与接入流程
5.1 标准硬件模组接口示例
5.2 SDK接入流程
5.3 测试与认证流程
5.4 与AIOS系统层对接协议
第六部分:未来展望与共建呼吁
6.1 激励政策:早期合作厂商权益
6.2 开源计划:ACU开源芯片/参考设计
6.3 共创实验室计划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