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检普及,肠道息肉的检出率日渐升高,不少人因“肠道长疙瘩”心生焦虑。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魏明主任,行医40余年,深耕脾胃肠道病诊疗,以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为众多肠道息肉患者提供科学调理方案。
肠道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突出的隆起状病变,多数患者早期无症状,部分人会出现腹痛、腹泻、便秘交替、便血等症状。如果长期忽视,部分类型息肉存在癌变风险。从现代医学看,其发生与遗传、饮食不当、肠道炎症刺激等相关。
![]()
从中医视角分析,魏主任指出,核心病机为脾虚湿盛、痰瘀互结。她解释,现代人饮食油腻生冷,损伤脾胃;熬夜劳累耗伤气血,致脾胃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成痰;气血运行不畅则生瘀,痰瘀交织附着肠道黏膜,日久形成息肉。
简单来说,脾虚是根本,痰瘀是表象,二者共同导致息肉生成。
基于此,中医治疗以健脾益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核心思路。魏主任表示,治疗需标本兼顾:健脾益气改善体质,减少痰瘀生成;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直击息肉病灶,控制其生长甚至使其缩小。
![]()
早前有位63岁来自河北邯郸的刘先生,就是受益者。体检时查出结肠多发息肉,最大直径6毫米,医生建议手术,但他担心术后复发,想要不手术来改善息肉问题,经朋友介绍来郑州找到魏主任。
就诊时,患者常感腹胀、大便黏滞,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滑,魏主任辨证为脾虚湿盛、痰瘀互结证,表示患者的息肉是脾虚生湿、痰瘀堆积所致,需要先通过中药调理体质,再散结化瘀。
于是直接开方: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薏苡仁20g、陈皮10g、半夏9g、三棱10g、莪术10g、炙甘草6g。
方解:党参、白术、茯苓为君药,夯实脾胃运化之本;薏苡仁、陈皮、半夏助君药健脾化痰,化解湿浊;三棱、莪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针对息肉病灶;炙甘草调和药性。
同时,魏主任叮嘱患者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油腻生冷,每周散步3次。
![]()
患者坚持用药1个月后,表示腹胀减轻,大便成形;调整用药,继续巩固3个月后,复查肠镜显示:息肉最大直径缩小至3毫米;坚持调理半年,息肉基本消失。
在此期间,患者表示魏主任不光药方开得准,还总耐心叮嘱注意事项,怕患者记不住,还专门手写下来,特别贴心!
目前,魏明主任除在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坐诊外,还在云太医郑州分院(素朴中医院)定期出诊。医院开通了线上看诊服务,如果身体不便或路程遥远不方便线下就诊,可以帮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咨询病情、调整药方。
40 余年行医路,魏主任以精湛中医技艺和为患者着想的医德,守护消化健康,而云太医郑州分院(素朴中医院)的便捷服务,也让这份专业关怀传递给更多人。如有看诊需求,可在云太医小程序搜索魏明老师姓名。
![]()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