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骄阳下的平南石硖龙眼示范基地里,饱满的石硖龙眼压弯枝头,顺丰、邮政的冷链车在一旁整装待发。数小时后,这些清晨采摘的鲜果,将以枝头般的新鲜度跨越千里,抵达天南地北的消费者手中。
广东客商余健海慕名而来,一次性预订了2万斤,计划线上线下同时开售。“平南石硖龙眼皮薄肉厚,鲜甜多汁,龙眼中的极品,本季我计划采购30万斤。”
这份枝头鲜味的全国之旅,背后是平南县百年匠心与现代物流的接力。上世纪20年代,海外留学归国的覃敬清先生以先进嫁接技术培育出108棵母树,铸就“中国石硖龙眼母本园”。如今,其皮薄肉厚、晶莹脆甜的果实不仅荣膺国家地理标志,更在2024年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从百年母树到15万亩龙眼产业,平南已成为广西最大的石硖龙眼生产基地。今年丰产产量达1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预计突破16亿元。小小龙眼,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期间,冷链物流也成为推动平南石硖龙眼走向全国的关键所在。
平南县高寨荔枝龙眼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聂全杰告诉笔者:“目前日均销量能达到3万斤,每天销量都在5000单以上,销往全国各地,覆盖新疆、内蒙古等地区。”
在龙眼基地中,覃敬清的后人覃锐缤如今也化身直播间的“龙眼推介官”。他深感肩上多了一份荣誉,想把家乡美味推荐到全国各地。他希望通过生鲜冷链,把平南石硖龙眼推广到全国各地,甚至让全球各地的人们也能享受到这一家乡美味。
从母本园的一粒种子,到龙眼基地的硕果累累,再到冷链车上的万吨鲜果,平南石硖龙眼正续写富民传奇。科技赋能与渠道创新之下,这份岭南珍果的鲜甜旅程,注定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市场观察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媒体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投诉举报请联系邮箱:News_Jubao@163.com
聚焦商业经济报告和前瞻商业趋势分析,市场观察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互联网新闻服务;